一、清灰前準備
(一)現場勘查與風險評估
結構檢查:使用無人機或望遠鏡檢查煙囪內壁腐蝕、裂縫、變形情況,重點排查積灰嚴重區域。
積灰分析:取樣檢測積灰成分,判斷腐蝕性及可燃性風險。
環境評估:檢測煙囪內氣體濃度,確保氧氣含量≥19.5%,有毒氣體濃度低于安全閾值。
(二)制定清灰方案
根據煙囪高度、直徑、積灰厚度及現場條件,選擇機械清灰、高壓水沖洗或化學清洗方案。
明確清灰順序:自上而下或分段清灰,避免灰塵二次沉積。
規劃物料運輸路線,設置臨時垃圾堆放點,配備防塵網覆蓋。
(三)人員與設備準備
人員培訓:作業人員需通過高空作業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,持證上崗。
機械清灰:空壓機、氣動沖擊錘、真空吸塵設備。
高壓水沖洗:高壓清洗機、旋轉噴頭、防水照明系統。
化學清洗:耐腐蝕泵、噴淋裝置、中和劑。
安全防護:正壓式空氣呼吸器、防毒面具、防滑鞋、安全繩、防墜器。
二、清灰方法選擇與操作要點
(一)機械清灰(適用于積灰較松散、厚度<50mm)
操作步驟:搭建雙排腳手架或懸掛式作業平臺,確保穩定性。使用氣動沖擊錘或鏟刀清除內壁積灰,從頂部開始逐層向下清理。配合真空吸塵設備實時收集灰塵,避免揚塵污染環境。
注意事項:避免用力過猛導致內壁混凝土脫落,發現結構損傷需立即停止并修復。控制作業時間,每2小時輪換作業人員,防止疲勞作業。
(二)高壓水沖洗(適用于積灰較硬、厚度50~200mm)
操作步驟:安裝高壓清洗機及旋轉噴頭,從煙囪頂部向下沖洗,噴頭與內壁距離保持30~50cm。分段沖洗,每段長度≤5m,沖洗后用吸污車抽吸污水及殘渣。對頑固積灰,可添加清洗劑輔助軟化。
注意事項:控制水壓,避免高壓水沖擊導致內壁混凝土剝落。沖洗后需干燥,防止水分殘留加速腐蝕。
(三)化學清洗(適用于積灰含腐蝕性物質或油污)
操作步驟:配制清洗液,用噴淋裝置均勻噴灑內壁,浸泡2~4小時。用高壓水沖洗殘留清洗液及溶解的積灰,收集污水進行中和處理。對金屬部件單獨進行防銹處理。
注意事項:化學清洗需在封閉環境下進行,防止清洗液外泄污染土壤或水體。作業人員需穿戴防化服及護目鏡,避免皮膚接觸清洗液。
三、安全防護措施
1.有限空間作業管理
嚴格執行“先通風、再檢測、后作業"原則,作業前30分鐘檢測氣體濃度并持續通風。
設置專人監護,監護人員與作業人員保持通訊暢通(使用防爆對講機)。
配備應急救援設備:三腳架、速差自控器、急救箱(含燒傷藥、解毒劑)。
2.高空作業防護
作業平臺四周設置1.2m高防護欄桿,滿鋪腳手板并固定。
作業人員系掛雙鉤安全帶,安全繩固定在獨立錨點(承載力≥22kN)。
避免在6級以上大風、雷雨天氣作業。
3.防塵與防毒措施
清灰區域設置圍擋,配備霧炮機降塵。
作業人員佩戴防塵口罩(N95及以上)或正壓式空氣呼吸器,定期更換濾芯。
四、清灰后驗收與維護
1.驗收標準
內壁清潔度:目視無可見積灰,用手套擦拭無明顯污漬。
結構完整性:內壁混凝土無剝落、裂縫,金屬部件無銹蝕。
排煙性能:煙囪出口風速≥10m/s,壓差≤50Pa(通過風速儀、壓差計檢測)。
2.后續維護建議
定期清灰:根據積灰速度(如每1~2年一次)制定清灰計劃。
防腐處理:清灰后涂刷防腐涂料(如環氧玻璃鱗片漆),延長煙囪使用壽命。
安裝監測系統:在煙囪內壁安裝腐蝕監測傳感器,實時掌握結構健康狀態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1.清灰后內壁仍存在頑固污漬
原因:積灰與內壁結合緊密或含油污。
處理:改用化學清洗或高壓水砂混合沖洗(砂粒直徑0.5~1mm)。
2.清灰過程中發現內壁裂縫
原因:積灰壓力或結構老化導致。
處理:立即停止清灰,對裂縫進行灌漿修補(使用環氧樹脂膠),待固化后繼續作業。
3.清灰后煙囪排煙不暢
原因:清灰或積灰堵塞排煙閥。
處理:檢查排煙閥開度,重新清理閥體及煙道彎頭處積灰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